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城市再生    展區介紹    URBAN REGENERATION

城市再生
URBAN REGENERATION

城市運輸微血管

永續發展目標 11 永續城鄉

城市運輸微血管

交通是城市的血管動脈,推動著城市的繁榮與發展。然而,城市的環境負載會隨著增加,如何讓壓力分擔跟上速度,將是重要課題。
台北市由「出門第一哩路,到回家的最後一哩路」出發,思考以人為本的運輸環境。不斷擴展捷運網絡,YouBike由1.0進步到2.0,再到享有隨租隨還的共享汽機車服務,即便走在台北市的街道巷弄中,也有綠色行人通道,讓各種移動需求都滿足。

不可或缺的生活動脈
30年來,不間斷增長的台北捷運

台北捷運是台北人每天的日常,也是台北城市建設的驕傲,與國際相比,台北捷運的安全舒適與服務品質,絲毫不遜色,更屢獲國際旅客的讚揚。

從建設至今,文湖線、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板南線及環狀線第一階段等 6 線,已達 152.3 公里、131 座車站。但捷運仍持續成長中,未來台北首都環狀線即將完成,會把整個大台北環繞一圈,讓彼此的生活圈、產業廊帶通通串連起來,成為市民生活移動的關鍵角色。

仍在持續增長的捷運路網

104年~110年,捷運路網增加了

  • 21.7公里
  • 16
  • 3條線通車
  • 營運中
    152.3公里、131座車站
  • 持續規劃爭取核定
    +13.3公里、10座車站
    • 環狀線東環段
  • 持續興建中
    +44.9公里、41座車站
    • 信義線東延段
    • 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
    • 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二期)
    • 環狀線南環段與北環段
捷運路線圖
首都環狀線,一車到底串連直達

橫跨台北市與新北市的 14 個行政轄區,並串聯台北都會區 16 條輻射軌道。

當首都環狀線完成後,往來臺北都會區外圍民眾不需再進入市中心區轉乘,透過環狀線交會轉乘大幅縮短旅行時間,且整合各種運具無縫銜接轉乘,讓整個城市的交通運輸網絡更完整更便利,暢行無阻。

  • 環一
    15.4km 14站
    • 大坪林站-
      新北產業園區站
    • (109.01.31通車)
  • 南北環
    20.7km 18站
    • 動物園站-大坪林站
    • 新北產業園區站-劍南路站
    • (110年陸續發包施工)
  • 東環
    13.3km 10站
    • 動物園站-
      劍南路站
    • (核定中)

便捷進化的綠色運輸

在「以人為本」的公共運輸基礎下,透過綠色運具,能提供多元轉乘的交通服務。讓我們在城市移動間,更方便安全,同時兼具移動效率感。

台北走透透的4個U勢

4U共享服務,台北都幫我們想好了!多元的選擇,不用買車、不怕塞車、不需辛苦找停車格,就能在城市裡暢通無阻,同時實踐零排放、零污染的環保生活。降低城市交通的負載,許我們一個更環保永續的台北。

YouBike
YouBike

全年無休的公共自行車,
2022 年截至 6 月底
1,097個站點,自由借還。
15,004,587租借次數。

U-Car (Car-sharing)
U-Car (Car-sharing)

想要自駕出遊自由行,
1,900輛共享汽車,
任你隨時選,想走就出發。

(2022 年 8 月底)

U-Motor
U-Motor

公共運輸到不了的地方,就 Motor 一下
13,305輛共享機車,
用手機 APP 就可以隨租隨還。

(2022 年 8 月底)

U-Parking
U-Parking

共享車位,停車選擇更多元。

【雙北公共運輸定期票】1280 元

為鼓勵市民多利用大眾運輸系統,1280定期票,加上多元的轉乘優惠,讓大台北地區的市民移動環保又經濟。

行人第一的友善通道

2015年啟動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1.0,於2020年完成全市456里,並於同年4月啟動2.0計畫。

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 1.0

2020/6全市完成

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 2.0 (截至2022/6)

已完成199里規劃、159里施作

台北鄰里間巷弄狹小,加上停車需求,時常出現行人與車爭道,或因臨停路邊車輛而壓縮了行走的空間,容易造成消防、救護車輛在緊急救助時,受到阻礙無法及時到點救援。

因此,台北市從2015年推動「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劃設綠色的標線型人行道,留給行人安全行走的空間,重新調整禁停紅黃標線,規範停車區域,使車輛更安全通行。最重要讓消防、救護車輛通行無阻礙,還給市民行居安全有保障的生活環境!

8公尺以下道路累積路面更新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