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 展區介紹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永續發展
幸福循環新典型
台北市期望在高房價的都會區,能照顧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市民,無論是弱勢家庭或在社會奮鬥打拼的青年人,都有機會以社會住宅作為人生的中繼點,讓未來生活更有發展潛力。秉持公共性的理念,社宅展現城市美學、永續智慧建築設計,也複合公共社福等各項設施,讓幸福社區日漸成形。
-
已完工社宅
-
施工中及待開工社宅
-
招標中及規劃中社宅
蓋出夢想生活圈
如何從鄰里不友善的設施,轉變成大家都歡迎的台北家
更人性化的溫暖居所
為讓社會住宅內與周邊地區的市民,擁有良好的環境品質,台北市每一處的社會住宅興建計畫,都先進行全面完整的基地評估。針對每個區域不同的環境特性,產出符合在地最適需求的設計規劃後,也會確保居民在安全、健康及舒適便利下,得到全面性的照護。
結合共融混居的概念,社宅的設計加入了住民生態的多樣化與共融性,打造公共空間,增加人行穿越與散佈其中的戶外綠意,創造適合鄰里間互動與共居的場所氛圍,實踐了都市的建築美學。
-
由低面層到屋頂層的綠意
從綠屋頂、垂直綠美化、開放空間綠化、人行道綠美化等,從空中花園到地面層的穿廊,全面由上而下導入植栽綠被到各公共空間。
-
共融混居的多元房型構成
規劃各種不同規格的住宅單元,並提供無障礙設計,使居住空間滿足各種不同年齡與家庭族群的多元需求。
-
開放交流的共享空間
打造社區公共空間,創造合宜的街道家俱於其中,凝聚社區意識。

智慧宅生活新提案
獨到的住宅設計
透過審議機制,制訂個別獨立的準則,作為後續社會住宅設計的依據。





台北市政府推動社會住宅,除了實踐居住正義、落實城市美學、創造新的居住營運模式、經營社區關係外,社會住宅也兼具作為智慧城市產業實驗場域的重要任務。結合國內ICT相關產業能量,期望由社會住宅智慧建築示範建置,進而推廣至政府主導之公共建設,建構申請及獎勵機制吸引民間自主響應,最終全面成為智慧都市。
社會住宅導入循環經濟,利用Recycle、Reduce、Reuse等理念,並依系統與使用壽命考量循環經濟設計找出可行方案。
社會住宅的智慧設計
台北市社會住宅 10個不可不知
① 社會住宅是什麼?
#只租不售
為解決市民居住問題,由市府自行或獎勵民間興辦只租不售住宅,並以低於市價行情租金提供給租屋族、青年、就學就業及社會經濟弱勢者承租。
為解決市民居住問題,由市府自行或獎勵民間興辦只租不售住宅,並以低於市價行情租金提供給租屋族、青年、就學就業及社會經濟弱勢者承租。
② 台北市運用哪些資源興辦社會住宅?
#多元管道
盤整公有土地直接興建、都市計畫變更、出租國宅改建、聯合開發、都更分回住宅以及EOD閒置校地整合改建等多元方式興辦社會住宅。
盤整公有土地直接興建、都市計畫變更、出租國宅改建、聯合開發、都更分回住宅以及EOD閒置校地整合改建等多元方式興辦社會住宅。
③ 社會住宅對台北市的必要性為何?
#居住正義
當「居住」成為年輕人及弱勢族群生活壓力的來源,社宅能讓不同族群在台北市得以安居生活。世界先進國家均保有一定數量比例的公有出租住宅,作為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關鍵。
(荷蘭:32%、香港30%、奧地利23%、丹麥19%、英國18%、法國17%、日本6.1%、韓國6%、德國4.6%、台北目前2%→目標5%)
當「居住」成為年輕人及弱勢族群生活壓力的來源,社宅能讓不同族群在台北市得以安居生活。世界先進國家均保有一定數量比例的公有出租住宅,作為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關鍵。
(荷蘭:32%、香港30%、奧地利23%、丹麥19%、英國18%、法國17%、日本6.1%、韓國6%、德國4.6%、台北目前2%→目標5%)
④ 社宅與早期國宅的差別?對社會有甚麼好處?
#打造居住文化
早期推行國宅以出售為主,只租不售的社宅具有五大核心價值:
-實踐居住正義
-落實城市美學
-作為智慧城市產業實驗場域
-創造新的居住模式
-經營社區關係
早期推行國宅以出售為主,只租不售的社宅具有五大核心價值:
-實踐居住正義
-落實城市美學
-作為智慧城市產業實驗場域
-創造新的居住模式
-經營社區關係
⑤ 為什麼社宅可以是好厝邊?
#共享開放空間
底層部設置周邊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務、社福與商業服務設施等機能,滿足社區需求,也提供給周邊鄰里共享,讓社宅變成大家的好厝邊。
底層部設置周邊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務、社福與商業服務設施等機能,滿足社區需求,也提供給周邊鄰里共享,讓社宅變成大家的好厝邊。
⑥ 社宅規劃設計有什麼特色?
#四大建築標章
重視實踐城市美學,導入四大標章認證,打造永續、智慧、節能、耐震、無障礙之優質住宅。
重視實踐城市美學,導入四大標章認證,打造永續、智慧、節能、耐震、無障礙之優質住宅。
⑦ 提供哪些智慧化的服務?
#智慧環保節能
規劃各項節能的用電與發電設備,建置整合性電力監視與管理網路,並透過可視化功能,有效管理公共區域與個別住戶之用電。
規劃各項節能的用電與發電設備,建置整合性電力監視與管理網路,並透過可視化功能,有效管理公共區域與個別住戶之用電。
⑧ 台北市獨有的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是什麼?
#青年創新回饋
符合資格之市民朋友透過評選機制,以創意提案獲得入住機會,啟動社區企劃及執行活動,串聯居民網絡,形塑社區特色,達到共創、共作,互相提升的效應。
符合資格之市民朋友透過評選機制,以創意提案獲得入住機會,啟動社區企劃及執行活動,串聯居民網絡,形塑社區特色,達到共創、共作,互相提升的效應。
⑨ 社會住宅「混居」是什麼樣的概念?
#多元共融
採「混居」模式,不同收入及不同身份同住社宅,除本市市民以外,還包含在台北就學、工作的北漂朋友們與青年創新回饋戶,並保障40%比例供經濟或社會弱勢入住。
採「混居」模式,不同收入及不同身份同住社宅,除本市市民以外,還包含在台北就學、工作的北漂朋友們與青年創新回饋戶,並保障40%比例供經濟或社會弱勢入住。
⑩ 如何維持社會住宅居住環境品質?
#生活好品質
委託民間物業管理公司,提供24小時全方位優質服務,建置線上「社宅服務雲」,提供便捷即時的服務。好的服務與管理,就能維持好的居住環境。
委託民間物業管理公司,提供24小時全方位優質服務,建置線上「社宅服務雲」,提供便捷即時的服務。好的服務與管理,就能維持好的居住環境。
在台北擁有一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