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城市再生    展區介紹    URBAN REGENERATION

城市再生
URBAN REGENERATION

再造西區
國門新綠洲

永續發展目標 11 永續城鄉

台北城發展的原點,

看見由西向東的時間軌跡

重塑都市意象,舊城也能有新活力

重塑台北城 擘劃國家門戶意象

過去30年,台北車站周邊因為大型公共工程持續施工,成為市民難以親近的大工地;北門亦長期被包夾遮蔽於高架橋〔1978~2016年〕,逐漸被人們淡忘。台北市作為台灣的首都,在桃園機場捷運通車後,成為接軌國際、方便旅客出入境的「台北關」,西區門戶計畫以「國家門戶」為規劃目標,從公有地的利用開始全面檢討,以智慧化建設、公共環境整備、文化資產活用及土地開發建設4大面向重新規劃,期望打造以人為本的友善都市空間。

2016年「忠孝橋引道拆除,北門風華再現」為起點,調整便民的路型及動線,不僅帶來綠意盎然的新面貌,同時見證了台北市豐富的都市紋理與歷史內涵。

  • 忠孝橋引道拆除

    打開北門,調整道路路型及公共運輸動線(2016年完工)

  • 北門城地景廣場

    北門歷史風華再現(2017年完工)

  • 台北行旅廣場/交六廣場景觀綠美化/公車站改造

    闢建綠意盎然廣場,打造舒適候車空間(2017年完工)

  • 三井記憶倉庫

    歷史建築保存、重組及修復(2018年完工)

  • 交八廣場興闢/北平西路新築

    創造更多戶外休憩空間,路型調整提升行車安全及順暢性(2020年完工)

  • 鐵道部博物館修復工程

    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2020年完工)

  • 北門郵局車寄復原

    型塑北門周邊博物館園區夜間照明,重現文化資產風貌(2021年完工)

  • 後站商圈人本環境改善/太原廣場改造

    提升開放空間品質,串聯後站商圈(2021年完工)

  • 忠孝西路、公園路、延平南路行人空間改善

    創造無障礙人本環境,串聯整體人行動線(分別於2018、2019、2021年完工)

公辦都更六大指標
西區都更地圖

看得到的具體改變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站台拆除舊時樣貌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站台拆除現在樣貌
點選移動

2015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站台拆除
忠孝橋引道拆除舊時樣貌
忠孝橋引道拆除現在樣貌
點選移動

2016

忠孝橋引道拆除
台北行旅廣場舊時樣貌
台北行旅廣場現在樣貌
點選移動

2017

台北行旅廣場
交六市區公車站改善
北門廣場啟用舊時樣貌
北門廣場啟用現在樣貌
點選移動

2018

北門廣場啟用
三井記憶倉庫歷史建築保存
交八廣場、北平西路興闢舊時樣貌
交八廣場、北平西路興闢現在樣貌
點選移動

2019

交八廣場、北平西路興闢
鐵路警察局搬遷-交八廣場全面到位舊時樣貌
鐵路警察局搬遷-交八廣場全面到位現在樣貌
點選移動

2020

鐵路警察局搬遷-交八廣場全面到位
北門郵局車寄復原舊時樣貌
北門郵局車寄復原現在樣貌
點選移動

2021

北門郵局車寄復原
後站商圈-太原廣場改造
延平南路人行空間改善

迄今增加3.7公頃之公共開放空間

改善周邊1.1公里人本環境

西區門戶 精彩可期

西區門戶計畫歷經過去7年多的努力,成功翻轉東西軸線,成為市民最有感市政改造。
目前正持續進行「第二階段」工作,以區內指標性開發案為主軸,導入產業能量,實際挹注投資在西區,同時也要求大型開發案提供公益回饋項目,未來都將與市民共享並創造優良的空間循環,市府將持續打造綠意、流行、國際感的光榮城市,營造優質人本環境,點亮臺北西區。

E1/E2公辦都更

商業、辦公室、住宅等使用/文資修復利用

C1D1土地開發

捷運聯合開發/綠色運具示範區/城市美術展覽館

市議會舊址設定地上權開發

打造台北城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