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打開台北    展區介紹    OPEN TAIPEI

打開台北
OPEN TAIPEI

台北夜行記

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 永續發展目標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永續發展目標 11 永續城鄉 永續發展目標 17 多元夥伴關係

台北夜行記

台北的藝文從早到晚川流不息,在每年特定的日子,於晝夜交替之際的魔幻時刻,有許多藝文活動展出,包含「台北白晝之夜」、「台北燈節」以及「跨年活動」,沿著都市發展軌跡探索,傳遞出「都市創新」與「公共空間設計」概念,讓市民能夠在不同時間,一起打開重新體驗和認識台北的可能,更重新定義了人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形成了台北獨有的城市夜景。

台北白晝之夜海報

台北白晝之夜 開展夜間慶典

「台北白晝之夜」自2016年由舊城區出發,每年隨著新興大型公共建設或都市計畫,逐年在城南台大、城北廊道、大直內湖、南港北流等區域舉辦,不僅透過夜間活動向民眾開放不同城區的公共空間,帶來深度的地景樣貌,也逐漸形成了一條貫穿台北東西的夜行軸線,打開了台北生活的全新想像。

2022
2016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好啊 大家都不要睡

以北門周邊場域街區為舞台,沿著歷史悠久的迪化街市,漫步到具有鮮明特色的重慶南路書店街,駐足於二二八和平公園與國立台灣博物館。
讓過去的地景跨越時空,琢磨歷史意義,也鼓舞群眾穿梭老台北的共同記憶,透過藝術展現台北兼具傳統與都會的魅力。

2017 夜晚的藝術金銀島

串聯台灣大學、溫羅汀街區及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三大場域,讓公館城區的多元文化底蘊及自由獨立精神成為軸心,深入刻劃台北獨有的城市風貌。
以「一個人熬夜,不如大家一起白晝之夜」召喚大家走上台北城南的「時代精神軸線」,難忘又驚艷。

2018 顛倒之城

於中山北路一段至三段舉辦,以圓山周邊和南西商圈各為北、南兩大活動範圍,用「顛倒之城」為主要概念,將中山北路顛倒反轉成無牆美術館、城市舞台與街頭劇場等,邀請民眾翻天覆地來探索城市、解放觀點,挖掘老台北城區豐富故事 。

2019 雙面芭蕾

涵蓋捷運大直站至西湖站的多樣性空間,以「今夜我們是藝術家」為行動號召。除邀請近百組國內外藝術家和創作團隊,也結合內湖地區藝術機構及周邊商圈等,發起18場響應串連活動,是一夜限定的大型戶外藝術創舉。

2020 南港通電

整體橫跨捷運南港站到昆陽站的街區,串起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極限運動訓練中心、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南興公園與台電修護處等七大場域。
並以「南港通電 看見交界」為題,號召國內外近百位藝術家共襄盛舉,以多組跨域演出與奇幻的視覺沉浸裝置,讓整夜有如新奇流動的藝術饗宴。

2021 線上感

受疫情影響,台北首度將線下藝術展演完整搬到線上,並在10月的第一個周六以「開啟夜晚的100種方式」的白晝宣言影片揭開序幕。
活動網站上更規劃藝術節目、新型態表演活動,並搭配影音、直播、聊天室等,在線上實現藝術參與互動,凝聚大眾溫暖能量。

台北燈節 點亮新希望

台北燈節配合都市發展計畫,每年於不同場域舉辦,2020年首度雙主燈,係為兼顧西區與東區門戶計畫;2021年結合萬華艋舺‧無圍牆博物館於西區舊城舉辦;2022年配合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於士林辦理,藉活動促進地方發展,並帶領民眾體會台北不同區域的特色。

台北燈節 點亮新希望
2022
2016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台北跨年 讓全民引頸欣賞

台北跨年 讓全民引頸欣賞

1996年全台第一次舉辦「台北跨年晚會」,卡司、規模一直是全台最強,也具有國際水準的跨年盛會。2019年國際知名媒體CNN將「台北跨年」評為「全球十大跨年景點之一」,是「一生必去,亞洲必遊」的跨年活動。

2019年→2020年
台北跨年活動嘗試將地點擴張、時間拉長,讓跨年不再只是單日節慶活動,打造新年城氛圍。

2020年→2021年
將跨年人氣帶入在地文化及商圈,在台北六個區域以裝置藝術、舉辦市集等方案,整合周邊店家之商機,提升經濟產值。

2021年→2022年
跨年晚會突破以往,利用數位科技結合表演,並採取線上線下虛實整合,讓世界看見台北別具一格的城市精神,陪伴大家迎新送舊,在疫情艱困之下,仍帶出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景象。

2022
2016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