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韌性 生態自然
廢棄物減量
平均每人一般廢棄物的產生量,
2021年較2005年減少 19.4%

電動公車、公有停車場充電格位
2022年7月已有271輛電動公車營運中
2022年7月已完成 455 個充電車格設施

台北市碳排放量
2020年較2005年減少 12.9% 碳排放

能源
台北市推動公私部門設置太陽光電,至2022年6月底止累計設置容量達48,458kW,相較2014年 3,122kw,現已達15倍以上的增量

台北市節電量
2021年較2005年節電 2.64%

透視2050零碳台北
2030
2040
2050
智慧零碳建築
新建築符合能效1級
公有建築累積翻修27%樓地板面積
公有/新建築符合能效1+級
公有建築累積翻修57%樓地板面積
新建築符合零碳建築規範
綠運輸低碳交通
綠運輸比例70%
公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
綠運輸比例75%
私有運具50%電動化
綠運輸比例80%
私有運具95%電動化
全循環零廢棄
全面禁用一次性餐具
資源回收率70%
資源回收率75%
資源回收率80%
廢棄物處理設施零排放
清新空氣2.0
清新空氣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標,為讓市民享有更能安心呼吸的健康空氣,台北市府以119年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PM 2.5年均值10μg/m³為目標,積極推動「清新空氣行動」,透過「低污染、綠運輸、區域聯防」三大面向,落實多項空汙改善措施。
台北市細懸浮微粒(PM2.5 )年平均值由103年19.6μg/m³改善至110年11.8μg/m³,改善幅度高達約40%;台北市已連續四年符合國家年平均空氣品質標準(15μg/m³),且110年首度低於美國國家標準(12μg/m³),六都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