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共融社會    展區介紹    SMART TAIPEI

共融社會
INCLUSIVE SOCIETY

一起好好住

永續發展目標 1 終結貧窮 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 永續發展目標 4 優質教育 永續發展目標 5 性別平權 永續發展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 永續發展目標 11 永續城鄉 永續發展目標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永續發展目標 17 多元夥伴關係

真正有溫度,
我們的台北家

透過完善的補助措施,台北體現了「居住正義2.0」的精神,包括可負擔住宅、弱勢照顧、民宅更新、房市健全、稅制合理等五大面向。而「台北好好住」則有助您好孕、社區公托、學前教育津貼、幼兒園公共化等,不僅令城市宜居,更引進新的社會模式,要讓市民享有居住平權。
在興建社宅的過程中,將托嬰、托幼、托老、活動中心等當地需求納入規劃,並透過「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的全新概念,徵選有熱忱的市民朋友入住社宅,實際觀察社區服務需求,一起經營打造「共好」社區。

你所不知道的居住正義居住正義2.0

民宅更新

為落實居住安全,針對危老宅或具公安疑慮之建物進行更新重建;另外,在居住環境方面,協助長者、原住民、中低收入戶等族群建構友善的無障礙環境,以實現居住正義「住的安全,住的起,住的好」之目的。

弱勢照顧

保障社會住宅四成戶數給予經濟或社會弱勢戶(至111年7月已提供2,174戶)、促進長者居家環境改善,並協助街友脫離街頭。辦理青少年自立住宅、身障自立生活支持及社區居住、青銀共居等創新居住實驗方案,達到社區、世代共融、共居目標。

居住正義2.0

可負擔住宅

台北市社會住宅以混居為核心,持續透過分級租金補貼,提供給不同所得的市民,以空間設計調控整體租金,使市民的需求及公部門財政均可雙雙兼顧。

房市健全

包括「資訊透明」及「交易安全」兩大面向,藉由提供實價登錄、價格趨勢指標等房市資訊,以及契約安全、租賃管理等不動產消費資訊,建構健康的不動產市場;另推動交易安全宣導以強化市民交易知識,並透過公私協力增加交易資訊公開透明、多元協助爭議處理。

稅制合理

近年房價高漲,台北市保障自住房屋輕稅,促進住宅資源回歸自住,並採公益出租減稅、提高多屋持有成本及執行空屋清查等措施,以達到居住正義目標。

付的更少 住的更好

一起找到歸屬感

「在台北市買不起房子,至少要讓人租得起好房」
社會住宅是由政府興建,只租不賣的新制度,它的使命不只是房子,更是建立「人與家」的當代新關係。因應高房價時代,社會住宅制度以居住者為核心來規劃,提供民眾從軟硬體思維、互助生活圈出發,讓大家有不同以往的居住新選擇。

現在開始,住在台北不需買房,只要用可負擔的租金,就能享受高品質的居住環境。社宅具備精心設計的建築、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完善的公共設施與各類社區活動,甚至兼具公共保母與托嬰中心、老人日間照護中心等,讓民眾可以放心工作,安定生活。

社會住宅住了誰?

一般戶佔社宅住戶60%,其中包含本市市民、台北就學、工作的北漂朋友們與青年創新回饋戶。另外40%則為弱勢戶,包含經濟弱勢、社會弱勢。這些市民來自不同收入、職業、身分、族群或家庭類型,共同組成混合居住狀態,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應,也減少社會住宅都是弱勢住宅區的刻板印象。

中南社會住宅
瑞光社會住宅
廣慈園區
明倫社宅住戶感想
明倫住戶 Tammy
新奇岩社宅住戶感想
新奇岩社宅住戶 Tshi
新奇岩社宅住戶親子方面感想
新奇岩社宅住戶 寶莉 珮婷
瑞光社宅住戶感想
瑞光社宅住戶 嫻嫻

青創社宅專區,提案有機會免抽籤

只要是具有社區服務熱忱的市民朋友,就能透過「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提案徵選、入住社宅,用自己的提案與創造力回饋社區,與社區「共好」。

青創成果大數據

截至2022年6月底,青創團隊持續投入各個社宅

辦理

2,189 場次

觸及

33,782 場次
人文關懷、人際連結

人文關懷、人際連結

以職能或物理治療的專業策畫系列課程,鼓勵銀髮族參與活動,動手動腦照顧身體也交交朋友。

手作、藝術、創作

手作、藝術、創作

藉由青創夥伴的事業能力及興趣帶領民眾共同創作,一起領略手作的療癒與藝術介入生活的美妙。

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

策劃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各項主題活動,有別於學校的教育行動與生活體驗。

記錄平台、社區故事

記錄平台、社區故事

以自身專業回饋,進行社區活動紀錄、交流平台建構、經營社宅對外形象平台。

休閒樂活、運動健康、專業服務

休閒樂活、運動健康、專業服務

透過多元豐富的休閒與專業活動,傳遞知識、生命經驗,滿足社區與周邊不同族群的生和與心理需求。

地方行銷

地方行銷

連結在地文化與社群,以創新議題、基地與區域特性,發展特色化主題,使青創計畫永續深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