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其他重要施政

智慧城市

畢業證書電子化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畢業證書電子化 透過台北通/我的證書,提供掃QRCODE或查找本府證書。
優點1、可攜
優點2、防偽
優點3、不怕遺失
台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
臺北市政府秘書處
台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 為說明本府政策方向及COVID-19疫情處理成果,自疫情開始至111年5月底止,辦理225場防疫記者會並發布新聞稿,採全程直播方式進行,並結合各局處臉書同步直播。另外,本府率六都之先提供線上直播聽打服務,搭配手語翻譯員同步翻譯,不僅兼顧身障者權益並亦獲廣大好評。
新增線上預約專業諮詢與遠距法律專業諮詢服務
臺北市政府秘書處
新增線上預約專業諮詢與遠距法律專業諮詢服務 為加強推動數位轉型,節省民眾臨櫃等待時間,本處自109年5月6日起提供線上預約專業諮詢服務。另自110年11月1日起,再與基隆律師公會合作開辦視訊及電話遠距法律專業諮詢服務,提供民眾零接觸互動服務及多元選擇,強化便民服務效率及品質。
精準投遞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精準投遞 line市政訊息訂閱透過個人化市政訊息LINE推播的方式結合台北通,讓市民能精確地收到自己訂閱的市政訊息,也提供市府各機關一個整合性上稿平台。

效益1、改善LINE訊息氾濫群發過度擾民的情形。
效益2、透過聊天機器人取代繁雜且規則的業務。
效益3、提升行政效率。
單一陳情系統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單一陳情系統 提供市民透明化及單一化陳情平台,整合市長信箱、機關民意信箱及1999市民熱線等申訴管道,簡化案件處理作業流程,並提供多元管道反映市政問題。系統具有自動分案功能,可快速分派案件至權責機關,提升案件處理效率。
1999派工系統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1999派工系統 整合22項重要為民服務項目,可透過資訊系統快速派送至權責機關進行處理,並即時控管各項業務執行效率,同時讓市民能掌握其通報案件之執行進度,並與單一陳情系統整合,提供多元管道反映派工案件。
電子領據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電子領據 從領據建立、發送予領款人確認至機關辦理費用核銷全程電子化處理,減省紙張應用並加速處理效能。
行動化簽到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行動化簽到 提供會議行動化簽到機制,與會者可透過行動化裝置以掃描QR Code方式進行數位化簽到,除可多人同時線上簽到加速簽名效率外,也可省掉簽到紙張需要。
電子契約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電子契約 推動電子契約應用,結合電子憑證機制,從契約製作、雙方簽署、契約交換與保存全程電子化,大幅減少紙張應用,節省契約保存空間需要及提昇作業處理效率。
行動申辦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行動申辦 為讓民眾在行動裝置也能完成申辦案件,結合台北通APP,建置「申辦服務」功能,提供申訴類、補助類及申請類,提供多元管道申辦案件。
政風稽e化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政風稽e化 「本府稽查業務E化」以手機或平板提供便利行動化稽查紀錄表使用,便利第一線現場稽查同仁以多元載具登錄並存取稽查資料,搭配電腦介面操作,方便後續定期追蹤案件改善情形,落實複查機制,讓執行稽查業務更有效率。
電子請購核銷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電子請購核銷 結合地方政府歲計會計資訊管理系統(CBA)、附屬單位會計及決算系統(TBAA)、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成立附屬單位預 算會計系統(AIS)、本市集中支付系統(支付系統)及財政部電子發票平台,達成請購、核銷、會計、支付等流程實施電子化一貫作業 。
個人電腦以租代買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個人電腦以租代買 為提升本府採購議價利基,透過擴大租賃採購規模,降低機關初期購置金額及分攤後續維運成本,達成「以租代買、成本分攤、撙節公帑、簡化流程」目標。本共同供應契約採購案規劃提供本府各機關之個人電腦設備以租代買(租期5年),包含租賃期間之硬體及系統基本服務,租期屆滿之設備所有權歸屬訂購機關。決標方式為最有利標複數決標,期以引進多家廠商產生服務品質上之良性競爭,供機關依需求選擇。
資安防護強化-首創導入紅隊演練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資安防護強化-首創導入紅隊演練 由台灣頂尖白帽駭客團隊對本府進行實兵演練,以駭客思維規劃資安防護縱深。
資安區域聯防-擴大聯防體系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資安區域聯防-擴大聯防體系 為提升資安防護能量,讓市府各項數位化服務能獲得嚴密保護,,北市府與中央研究院及法務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建構台北市的整體資通安全框架,並持續升級資安保護網,使防護體系能與時俱進,共創安全且可信賴的資通環境。
推動機房整併及優化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推動機房整併及優化 完成南區機房整併及優化工程,改善電力、空調系統以提高機櫃使用密度,並強化環控系統,針對電力、空調、消防、門禁、監視器等即時監控、預警,以提供穩定、安全的資訊設備進駐環境。
雲平台建置,推動主機虛擬化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雲平台建置,推動主機虛擬化 整合虛擬主機雲、儲存雲、資料庫雲等軟硬體資源,以虛擬化技術達到硬體資源有效利用,並提供各機關主機資源,逐步汰換老舊設備。
強化認證安全-單一帳號推動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強化認證安全-單一帳號推動 建立本府各機關或單位,每位使用者均擁有單一的資訊使用者帳號及密碼管理機制,使用者不會因為調動機關或單位而變更帳號,造成電子郵件信箱或資訊應用問題,同時亦利於資訊使用日誌的管理及使用者行為追蹤。
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 為落實無現金城市理念,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作為公共費用支付閘道,持續導入本府各項公共費用以及多元繳費工具,提供民眾多元支付線上繳納稅費、規費與罰鍰,逐漸養成無現金支付習慣。
臺北市政府收據雲平台 (電子收據)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臺北市政府收據雲平台  (電子收據) 為加速本府數位化便民服務推動,提供本府各機關可線上開立各項稅款、非稅款、規費或罰鍰之電子收據,並佐以電子化方式通知繳款民眾或透過身分證認證機制自動歸戶至民眾名下,以利民眾線上查詢並下載收據。
智慧城市展暨首長高峰會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臺北市以「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為舞台,每年辦理「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邀請世界各地發展智慧城市的首長、CIO及產業代表來台,促進與國內外城市、地區進行相關經驗及發展的交流合作,協助產業與國外城市拓商及媒合,並以「Smart Taipei One City」為主題,展現臺北運用創新科技、透過智慧城市公私協力的創新作法及營運模式,創造以人為中心的城市解決方案成果。
複合式災害防救演習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複合式災害防救演習 本府災害防救演習想定各種災害情境,並搭配無預警、半預警、實兵或兵推等方式,104至111年合計辦理7場大型實兵演練、8場兵棋推演、7場無預警演習及1場半預警演習,垂直整合、橫向協調指揮體系,驗證各項災害防救SOP,及邀請國際搜救隊參與演練。
台北車站特定區防災體系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台北車站特定區防災體系 本府消防局積極協助該區於108年10月17日成立聯合防災中心,建立平時管理及災時緊急處置措施,每年2次定期召開台北車站特定區消防安全管理專案小組會議,每季定期參與該區共同防災管理聯繫會,每年2次配合該區聯合搶救演練,以確保旅運安全。
火山災害整備作為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火山災害整備作為 本市於109年訂定「大屯火山群災害防救應變計畫」,為使本府各相關單位及人員熟悉各項火山災害知識及應變作為,於107年辦理火山災害兵棋推演及實兵演練、109年國家防災日防災教育宣導活動邀集大屯火山觀測站人員設攤、110年於士林、北投區公所辦理火山避難教育宣導課程。
公安聯合稽查變革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公安聯合稽查變革 有鑑於109年4月26日本市中山區林森北路錢櫃KTV火災,本府於109年5月28日針對「明定目的,設定對象」、「明確編組,提高層級」、「精簡次數,落實稽查」、「E化作業,列管改善」、「錄影存檔,加強處分」等5點重新修訂「臺北市政府建築物公共安全及使用情形聯合稽查作業要點」。
到院前12導程心電圖傳輸暨心肌梗塞分級送醫計畫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到院前12導程心電圖傳輸暨心肌梗塞分級送醫計畫 本府消防局自106年起推行,主要針對符合「胸痛指標」之病人,由救護技術員執行到院前12導程心電圖之監測並傳輸雲端及合作醫院,若心電圖研判為「ST上升型急性心肌梗塞」之個案,則緊急通報醫院預作準備,以提高接受確切治療之效益。
臺北市搜救隊成為全國第一支通過重型能力認證搜救隊伍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臺北市搜救隊成為全國第一支通過重型能力認證搜救隊伍 臺北市搜救隊於110年11月24日至26日,聯合臺北榮民總醫院及台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共計動員16車83人及5隻搜救犬,參加內政部消防署辦理之國家搜救能力分級檢測(NAP),順利通過且取得重型能力認證(最高級別能力),為全國首支通過重型能力認證之搜救隊伍。
科技建警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科技建警 成立警察局各分局科偵小隊,擴充科技偵蒐設備,建置地區偵防系統,提升數位鑑識設備,成立數位鑑識實驗室,培植科偵專業人才,建立產官學合作網。
智慧偵防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智慧偵防 運用大數據分析刑案發生熱時(點),執行威力掃蕩,並優化情資系統,多面向強化犯罪宣導。市長上任迄今全般刑案發生數下降、破獲率增加,重大暴力犯罪全數偵破,治安平穩。
跨界合作打擊詐欺犯罪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跨界合作打擊詐欺犯罪 導入AI科技打擊詐欺犯罪,打造智能防詐生態圈,透過數據分析預警E化派遣,精準調度員警到場攔阻,開啟智能防詐先機。
擴大開放分局「警察刑事紀錄證明」E化服務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擴大開放分局「警察刑事紀錄證明」E化服務 民眾除原至本局洽辦外,自111年1月1日開放民眾至各分局申辦「警察刑事紀錄證明」,111年3月1日起擴大開放E 化網路申辦,可就近至指定分局領取,節省民眾申辦往來奔波路程時間。
錄影監視器統汰舊換新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錄影監視器統汰舊換新 於109年12月30日起,全面汰換第一期錄影監視系統計1萬3,699支及新增錄案點位計2,478支,更換為200萬畫素以上攝影機、優化工作站及系統效能、應用智慧影像分析、擴充車牌辨識功能、整併機房等,以強化打擊犯罪效能,形成全面治安防護網。
打造北市員警WORK SMART大平台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打造北市員警WORK SMART大平台 貫徹市長「簡化工作」、「Work Smart」理念,105年及107創全國警察機關首例將值勤台18項常用應勤簿冊及派出所巡邏箱予以電子化,榮獲台北市電腦公會舉辦之2019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至110年已完成應勤簿冊電子化等22項e化作業,有效提升警政工作整體效率。
跟蹤騷擾防制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跟蹤騷擾防制 跟蹤騷擾防制法於111年6月1日施行,警察局新增派補各分局1名家防官(家防官總計50名),並持續透過各項教育訓練及建立「臺北市跟騷即時通」,強化員警執法知能,建立案件分層管制、檢核機制,確保案件依正確程序受(處)理,員警有問題能即時諮詢、釋疑。
臺北e大提供優質雲端數位學習服務
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
臺北e大提供優質雲端數位學習服務 「臺北e大」係以市民網路大學的概念成立,提供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及市民免費的數位學習資源,110年已達百萬會員,目前超過1,400門優質數位課程,包含公務、管理、人文、資訊、語言及職訓六大面向,並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提供多元載具的數位學習服務。
台北市健康城市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台北市健康城市 台北市自2002年起倡議推動健康城市並於2006年分區推動,2015年柯文哲市長責成衛生局黃世傑局長在2年內讓台北市成為WHO健康城市,並超前於2016年8月以台北市名義成功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健康城市聯盟(AFHC)」,正式成為WHO健康城市!
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 近年來,為因應110年放寬肉品萊克多巴胺標準政策,於平台建置「肉品專區」,其中「肉品稽查抽驗專區」定期揭露本市豬肉及牛肉產品原料原產地(國)標示查核及抽驗結果供民眾查覽;另於111年中央發布開放日本5縣食品進口時,再建置「日本食品專區」,定期揭露食品產地標示查核及輻射檢測結果,讓市民安心。
固定式高噪車輛偵攝系統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固定式高噪車輛偵攝系統 110年8套「固定式高噪車輛偵攝系統」(聲音照相)上路,佐以每年100場次移動式聲音照相稽查,至今共取締789件輛次,有效抑制高噪車氣燄,高噪車檢舉案數量減少13%。
熱浪預警通報機制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熱浪預警通報機制 105年台北市首創「熱浪預警通報機制」,整合相關局處因應措施防範熱浪災害,截至111年8月15日共發布91次高溫預警通報並啟動高溫熱危害因應措施。
臺北地政雲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臺北地政雲 「地政雲」為台北市單一窗口地政平台,以地政資料庫及GIS圖台為平台核心,從使用者出發設計民眾端、會員端、公務端專屬功能及介面。民眾可輕鬆找到所需的地政資訊,也是媒體引用不動產資訊之重要來源。
臺北地政找房+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臺北地政找房+ 全國首創公部門版地圖式社區實價查詢,整合成屋社區及預售建案交易相關資訊,透過視覺化圖台及友善性操作,讓民眾快速全面掌握區域房價。
實價登錄日日揭露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實價登錄日日揭露 透過智慧檢核系統及電腦大量估價系統,輔助判讀不動產交易價格合理性,提升檢核效率,自110年1月14日起,台北地政雲每日揭露通過系統檢核的買賣成交資訊,提供民眾更即時的實價資訊。
AI審查預售建案契約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AI審查預售建案契約 台北市106年3月1日全國首創納管全市預售建案契約,110年開發AI審約系統,以自然語言演算法,藉由機器多次學習及認知,形成大數據資料庫,進而判讀契約條款,達成人機協作,打造高效智能政府,保障消費者權益。
台北智慧地所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台北智慧地所 建置整合「台北智慧地所服務系統」,以自然人憑證驗證身分結合電子簽章,提供登記及測量網路申辦、電子支付地政規費及接收案件辦理情形等功能,更整合業界五大代書軟體,讓資料可直接匯入本系統,大步邁向E化政府。
地籍謄本自動櫃員機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地籍謄本自動櫃員機 結合無人櫃檯自助服務及電子支付資訊化潮流,提供多元化申領地籍謄本便民服務,節省民眾臨櫃排隊等候時間,並透過科技替代部分人力。將臨櫃謄本申請案件轉化為民眾自助申請謄本,推動零接解觸服務的未來趨勢。
三維地籍建物模型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三維地籍建物模型 隨著都市發展,土地利用朝向立體化,傳統以二維資訊表現地籍方式已無法精確描述三維的權屬資訊。自110年起於新成屋產權登記時,由地政機關同步建置「三維地籍建物模型」,提供民眾立體化的不動產權利資訊與加值應用。
徵收補償線上PAY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
徵收補償線上PAY 開發「徵收補償線上申辦」系統,提供24小時服務。透過「數位身分驗證」及「電子簽章」身分驗證,線上申領徵收補償費及保管款。審核完成後即線上匯款撥付補償費,輕鬆容易,一指搞定。
精進大壩安全現地檢查機制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精進大壩安全現地檢查機制 大壩安全攸關水庫下游地區民眾之生命財產安全,翡管局將檢查路線重新規劃,並訂定各路線之現地檢查重點項目,重要路線提高檢查頻率為每周2次。另購置行動裝置提供現場檢查完成後即刻上傳雲端,提升工作執行效率。
強化大壩安全加密監測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強化大壩安全加密監測 翡翠水庫設有自動監測儀器以取得各項重要監測數值,並進行大壩安全評析。近年來受極端氣候影響,翡管局將監測頻率由以往每日1次加密為每小時1次,並建立各個時段對應之預警值及自動監測預警系統,以強化大壩安全。
強化地震即時同步監測大壩安全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強化地震即時同步監測大壩安全 地震發生時,擷取大壩各類監測資料1次時間需耗時90秒,考量地震發生至結束時間可能短於90秒,無法取得地震時大壩受力行為,翡管局進行監測系統架構強化,將資料擷取時間縮短為5秒,全面掌握地震對大壩之影響。
建立水庫泥沙運移及蓄清排渾機制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建立水庫泥沙運移及蓄清排渾機制 為發揮水庫蓄清排渾功能,增設水庫上游水域分層水質監測站,並整合大壩分層水質監測站與上游支流水質監測站,形成整體水域之水質監測網,並建立泥沙運移模式及蓄清排渾機制,減少水庫淤積及維持水質潔淨。
建立水庫操作智慧決策系統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建立水庫操作智慧決策系統 翡管局為強化水庫操作,建立翡翠水庫智慧決策系統,透過整合水文內外部系統資料庫、強化水庫集水區降雨預報、提升降雨逕流模式準確度,並因應氣候變遷極端降雨挑戰,建立預降水位機制,提升水庫操作運轉效能。
建立翡翠水庫施政儀表板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建立翡翠水庫施政儀表板 整合大壩安全、水庫操作、水質監測、邊坡安全管理、水庫行政管理等重要核心資訊,建立翡翠水庫施政儀表板,並採視覺化呈現,使管理者能即時掌握水庫核心資訊與關鍵指標,提升管理效能。
建立枯旱預警應變機制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建立枯旱預警應變機制 翡管局訂定枯旱預警水位線,並建立枯旱預警應變機制,比過去提早3個月啟動枯旱應變,109至110年全台百年大旱期間,適時發揮預警功能,除滿足台北地區用水,並配合中央北水南送政策,擴大支援新北市板新地區用水。
建構水庫智慧管理監控網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建構水庫智慧管理監控網 翡管局於106年利用物聯網LoRa新技術,建置翡翠水庫智慧安全監控網,透過定位追蹤技術即時掌握車、船動態,並透過虛擬及實體電子圍籬,強化門禁管理,榮獲2018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水庫邊坡智慧管理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水庫邊坡智慧管理 翡管局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等技術,推動翡翠水庫邊坡智慧管理,有效減緩水庫淤積,截至110年止,翡翠水庫淤積率僅6.76%,為全國大型在槽水庫淤積率最低者。
預算公開一站式服務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預算公開一站式服務 貫徹市長「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施政理念,107年全國首創建置「預算查詢服務平台,提供一站式的預算資料查詢服務,完整揭露本市總預決算及各機關(基金)預決算,提供開放資料格式方便加值利用,為預算審議電子化的先驅,並榮獲108年主計業務創新變革精進甲等獎,至111年7月止瀏覽人次達約24萬人次,推廣網址:https://dbas.gov.taipei/News_Video_Content.aspx?n=9B6B860B8BADECAA&sms=103CC537E1DE8DAB&s=98C246506EF280C4
主計視覺化便民服務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主計視覺化便民服務 落實市長「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施政理念,109年全國首創建置「預決算視覺化網站」及「台北●123視覺化統計資訊查詢平台」,將龐雜的主計資料以泡泡圖、圓餅圖、長條圖及矩形樹狀結構圖等動態圖表呈現,開啟主計便民服務新里程,並獲109年本府各機關員工開放及運用政府資料競賽「特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