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其他重要施政

創新創業

原住民族產業人才培訓計畫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原住民族產業人才培訓計畫 每年針對不同產業類別培訓原住民族青壯年朋友,帶領都會區的族人瞭解相關產業趨勢以及職場應備進階技能,冀望族人在受到疫情衝擊影響下,發展自我第二專長,增加職能發展競爭力及創業能力。
役職挺你-役男就業輔導服務方案
臺北市政府兵役局
役職挺你-役男就業輔導服務方案 自107年起,與勞動局規劃、設計「職涯說明」、「職涯諮詢」、「青年職場體驗營」、「役畢職能培訓」等一系列役男就輔服務,引領及早規劃職涯、善用待役時間,並培養專業職能,提升就業優勢,達成退伍即就業的目標。
多元的新移民課程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多元的新移民課程 為了協助新移民適應生活,每年開辦各類課程,並結合12行政區在地特色,如文山區茶筍文化班、大同區大稻埕永樂市場拼布班等,另為提升新移民就業能力,開辦電腦應用班、托育專班等,以協助新移民發展職涯。
經貿拓銷線上媒合會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經貿拓銷線上媒合會 為協助本市廠商海外拓銷及爭取國際訂單,透過多元途徑拓展國際市場並宣介本市優勢產業與經商環境,提高城市產業能見度,藉此打造與國際城市產業交流及商機媒合之平台。
2021年辦理5場「線上經貿拓銷團」,網上連線全球19個國家,總計133家次台北市廠商參加活動,吸引496家國際潛在買主,進行819場洽談場次,創造逾新臺幣21億元採購商機。
輔導店家改造升級轉型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輔導店家改造升級轉型 為協助本市美食及傳統店家升級轉型,自104年推動店家再造,累計協助148家店家提升品牌價值,透過顧問團隊從經營策略、品牌定位、產品包裝及空間設計等面向輔導店家,同時進行行銷推廣,從點、線、面擴散發酵,翻轉街區風貌。
友善店家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友善店家 為營造本市友善購物環境,並吸引遊客至本市商圈遊逛,以帶動人潮活化商機,自105年起招募本市友善店家,提供15項友善服務,推動友善店家ICON識別,打造友善店家特色,提升友善城市意象,至111年7月累計招募691家友善店家及場館。
促進特色產業發展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促進特色產業發展 為協助推廣本市特色產業,自102年透過台北好時尚系列活動累計發掘124位新銳設計師人才;結合百貨業者資源,以大商圈帶小商圈,打造本市耶誕節慶意象;以美食在台北主題性素材推動本市美食產業,另結合外帶外送平台業者輔導餐飲店家轉型升級,促進本市時尚、節慶、美食等特色產業繁榮。
休閒農業推廣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休閒農業推廣 為提昇都市農業及推動台北市休閒農業發展,讓消費者體驗農村生活、親近大自然,臺北市政府以逐步推動方式,自105年起先後輔導成立「白石湖休閒農業區」、「貓空休閒農業區」及「竹子湖休閒農業區」等3個休閒農業區,為凝聚業者齊力為台北市休閒農業打拼,讓國內、外旅客更容易取得農業活動訊息,感受有別於一般農業體驗,享受具高品質、高美感的服務。
輔導簽訂團體協約
臺北巿政府勞動局
為保障勞工團結權,增進勞工勞動條件及福祉,自108年起,特訂定「輔導工會簽訂團體協約實施計畫」,透過專案輔導、經驗分享、入場輔導及教育訓練,加強工會團體協商能力及提升勞資雙方簽訂團體協約之意願。
成立勞動權益中心
臺北巿政府勞動局
成立勞動權益中心 本局於萬華第二行政中心成立勞動權益中心,整合「勞動法令諮詢」、「勞資爭議調解」及「勞動條件檢查」等業務,提供民眾諮詢、調解、申訴檢查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務,縮短民眾申請流程及時間。
客運業公車司機勞動權益
臺北巿政府勞動局
客運業公車司機勞動權益 本局自107年起針對北市聯營公車共12家實施專案勞動檢查,108年至110年度違法條文分別為48條、36條、11條,逐年減少違法情形。另本局亦主動邀集相關單位及客運業者與企業工會召開四方座談會,研商簡化薪資結構、減少較無效益班次、招募人力等議題,持續追蹤與提升駕駛人員勞動條件。
府內職安人員一條鞭
臺北巿政府勞動局
府內職安人員一條鞭 為積極推動本府職安衛業務,加強橫向聯繫結合各機關共同減災,藉由不間斷的宣導、輔導、教育訓練,以落實政府機關推動職業安全衛生業務績效、預防職業災害發生。
勞動報報
臺北巿政府勞動局
勞動報報 於111年1月15日及111年7月15日出刊「勞動報報」機關半年報,內容除了因應疫情的新創政策外,同時宣傳勞動局各項勞動法令資訊、活動訊息及溫馨小故事。並發送至本市工會、市政顧問及校園勞教種子教師等,同時將電子檔置於本局官網供民眾瀏覽。
影視業四方平台
臺北巿政府勞動局
影視業四方平台 提昇本市影視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及勞動條件,透過四方平台會議開會討論,合作事項包括,於本市轄內拍片的影視業者事先通報並派員輔導、協助教育訓練等,事前做好現場危害風險評估之預防,以降低災害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