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其他重要施政

城市再生

2022居住安全博覽會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2022居住安全博覽會 本次博覽會北市府由更新處、建管處及住都中心共同設立主題館展區,除展示目前台北市於都更危老推動案件數之成效,展區內容以本府都更政策-都更三部曲為展區主題,包含公辦都更2.0、整建維護2.0及都更計畫三大面向,另針對危老重建提供相關政策宣導。
EOD艋舺學園祭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EOD艋舺學園祭 艋舺學園祭目標是以學校為核心的小範圍都市更新計畫,強化公參機制與社區溝通,回應淨零排放政策,規劃增加綠地、滯洪池等設施、設備;校園重建優先作為學校教育使用,餘裕空間作為公共福利設施。
高齡友善捷運設施
臺北市政府捷運局
高齡友善捷運設施 然隨著運量逐年提升及高齡化社會來臨,近年來有諸多民意反映,要求捷運車站出入口應探討增設電扶梯或電梯之可行性,以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及提升服務品質。
104起年逐步完成台北都會區部分捷運車站電梯及電扶梯改善工程。
限時停車格位
臺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
限時停車格位 2022年7月底已於機關學校、夜市或商圈等共設置24處179格限停15分鐘路邊機車格,並有23處機關學校利用自有畸零地提供115席外送機車暫停使用。
機車退出騎樓
臺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
機車退出騎樓 為配合「人本交通」之政策理念,台北市自1999年起實施「機車退出騎樓、整頓人行道」措施,至2022年7月累計實施1,651處路段、764.65公里,另人行道實施長度達682.13公里,佔全市公有人行道總長60.11%。此計畫已日漸獲得民眾支持,使騎樓及人行道回歸通行功能並維持美觀。
台北市收費機車停車格輔助標示
臺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
台北市收費機車停車格輔助標示 採用在機車停車格同一 區塊內 、或同一機慢車停放區內加繪黃色內框線之方式強化標示,使民眾將黃色與實施停車收費產生連結,表示該格位實施停車收費。目前擇定於文山區景美夜市收費區辦理,共計1,277格及3處機慢車停放區。
臺北好行乘車需求通報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臺北好行乘車需求通報 臺北好行App友善功能可提供有需要的乘客(如視障者、輪椅乘客)提前通知駕駛協助搭乘公車,目前共計8條公車路線提供此服務。
臺北好行有聲號誌功能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臺北好行有聲號誌功能 臺北好行App友善功能協助視障者過馬路,以App自動觸發有聲號誌,並報讀行人剩餘綠燈時間及路口資訊。
公車到站資訊 (含智慧站牌跟APP)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
公車到站資訊  (含智慧站牌跟APP) 為降低公車乘客等車不確定性,至2022年7月底已於2455站公車站位建置「智慧型站牌」提供乘客「公車預估到站時間」,民眾亦可透過「大臺北公車」網站、台北好行APP等多元管道查詢,提升搭乘公車便利性及服務品質。
電動公車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
電動公車 配合交通部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訂定「臺北市電動公車推動試辦計畫」以建構低污染排放城市, 落實節能減碳及環保綠色運輸等目標,使民眾擁有更舒適之運輸及生活環境,預計2022年400輛電動公車上路,2030年全面汰換3,500輛公車為電動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