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命脈 機會的源頭
假如市政是一台列車,那財政就是列車的燃料,從貼近市民的需求編列預算,同時引進民間資源,活化市有財產,以財政支援建設,以建設培養財政,讓台北在財政穩健下持續進步,為世代與市民做更長遠的規劃,讓這輛市政列車能運行更順暢。

市長的話
我當市長第一年,台北市政府資本支出可支用預算執行率*只有67%,這什麼意思?就是預算都編好了,甘特圖也都畫了,明年要做100%,然後到年底結算的時候,只完成67%;110年度已提高至85%,未來仍應持續精進。
我當市長前兩年,台北市大規模的招商案件還未標脫,民間投資BOT掛零;但我們兩年臥薪嘗膽,第三年就有299億元、第四年591億元、第五年913億元。到台北市做生意很簡單,沒有那麼複雜;按照正直誠信的規則,也是可以做生意的,不需要複雜的政商關係。我相信,只要熬過BOT掛零的兩年,大家就會相信,你是玩真的。
*不含節餘款
台北財政體質解密
財政穩健支應各項建設,減債有成
財政猶如市政的命脈,本市為落實居住正義進行稅制合理改革,並積極招商引資,活化市產,開闢財源,2015-2022年整體歲入達1.4兆元,財源穩定挹注「大水庫」支應城市各項重大施政與建設需要。又為實現本市「成為宜居永續城市」的願景,積極推動高中職、國民中小學優質教育、社會住宅興建、捷運環狀線路網建設及老舊市場更新等,2015-2022年整體歲出達1.3兆元。
面對龐大的施政與建設需求,精打細算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口上,並致力債務控管,加速減債,避免債留子孫,落實財政紀律。
減債成果

活化回饋給市民的禮物
招商引資,開展商機
台北市透過招商引資與市產活化方式,開拓財源,大幅提升財政自主能力,回饋給市民!
招商成果
精進招商機制,連5年招商卓越獎肯定,居全國地方政府之冠

2017-2021招商卓越獎,
連5年獲獎、共獲6座獎項

2015-2022/6簽約106件,
總金額2,514 億元
整合資源,資產活化
善用手邊既有資源,透過「資產活化小組」盤點台北市內的閒置資產,利用民間提案活化、標租、參與都更等不同形式,促進整體都市的活化並拓展財源。
活化成果

成立資產活化小組,
積極活化市產,活化約35,000m²
44 處

引進民間創意、人力等資源,
賦予房地新生命
9 處

參與都市更新,提供社宅使用